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手记 北宋 · 范祖禹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一四七、《范太史集》卷五五
傅尧俞/钦之苏轼元祐五年正月乞召还。)/苏辙/子由赵彦若元考/司马康/公休元祐三年讲官,除侍讲。)王岩叟彦霖/朱光庭公掞/吴安诗(傅正)/贾易/明叔元祐四年两省同举御史,除殿中。)刘安世/(器之)吕陶/元钧吕大忠进伯/吕大临/张舜民/芸叟(纯之)/杨国宝/(应之。元祐六年闰八月二十七日御史。)杨瑰宝(器之)/谢卿材/仲适游师雄景叔/常安民/希古王汾/彦祖姚勔辉中/张耒文潜/晁补之无咎/刘唐老/寿臣廖正一明略/郝辟之希孟/吴立礼/张举子/(厚阙。志趣高洁,词学清赡,甲科登第。二十馀年,侍亲终养,屏居不仕,安恬之节,臣实不如。)曾孝纯/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八日馆阁。)孙贲/钱世雄/元祐五年八月举,升陟,时权进奏院户部检法官。)宋大章/乐京/(已卒)丁骘/公默师仁坦求元祐五年四月一日三免讲,乞擢用。前此十科举讲读。)/邵伯温/(子文)敏求拙翁元祐四年台阁清要,升。)/刘敦夫元祐四年举著述科。)/龚史彦和/冯如晦叔明/冯山/允南陈鹏/(图南)赵伋/思诚康国/饶州教授改官。徐铎榜及第,元祐七年学官。)元弼(蒙之子。公肃纪常极称其有文。元祐五年学官七年再荐。)/马涓/朱绂/郑倞/周行己/师正叔)秦觏(能文)/程遵彦/(杭签。子瞻极称其才,云温公亦知之,而口未尝言。)苏坚/(衮子。子瞻称之如程。)韩纯彦(好学有文,申公尝欲除馆职。)/侯/邵光子瞻称之。已卒。)/韩宗直/公掞称之)王普/王当/李楚怀州人,能文。)/范致明/(应制举,能文。)致虚/元祐三年及第。文甚豪。)贺铸(班行,有文。)/朱勃逊之元祐六年闰八月二十七日,与公掞同举御史。)/王浃/(能诗赋)杜常(诗学)/王奎永兴通判回,方识。久在陕西,言边事甚详,言:元祐二年秋,西人数十万点集;半年方起,至镇戎城下,五日而去。本无意入寇,乃梁沁布欲姑以此举观人情也。三家共一驼载乾粮,人甚苦之。既无所得,自后未易点集。沁布更以恩结人心,又欲立功以服国人。年方三十二。泾原之寇,先杀烽子,故无斥堠,边吏亦不知。六年六月三日镇戎之役,官军聚城中不出,并听张之练节制,帅臣无所施为。李由颐云:沁布保护嗣子,乃之伊、霍,观其所为,无篡夺之形。)/赵竦/(平吕梁百步洪之险。元祐七年举公私俱便。善治财赋。)乐举/李元祐六年台阁清要。)/张瓛/游冠卿/雍钧/苏嘉元祐七年举升擢清要。)/石嗣庆/李格(潜之、子敦极称之。)/孙谔元祐七年台阁。)/陈沂/元祐七年举升擢。)杨宗惠/敦夫处厚敦夫。唐大极称之。)/赵令畤/(颍签。子瞻字之曰德麟,作字说,并书来,盛称之,云已荐馆阁。)宇文邦彦/傅/杨阜/王涣之/张东元祐八年举著述。)/商倚/刘羲仲/尹材/处初元祐四年举献纳科。卒。)云卿/伯纪元祐八年学官。)陈师锡/伯修/少游陈轩元舆。坡举自代。)/孔武仲彦常/应昭纬/苏炳/周尹/正孺。卒。)李由颐(养正)/朱光裔公远/陈元直/叔正陈元纮/张重子威/吴俦/陈瓘莹中/李百禄祐父/荣辑/子雍元祐八年学官。)陈恢/宋匪躬(履中)/宋景年遐叔/家彬中孺元祐六年台阁。)/石景略/蔡肇(天启。元祐六年台阁。)/李格非/李彻/(择之)韩宗质/王寔/仲弓王宁/幼安徐铎(振父)/游酢/元祐五年举著述科。)田述古/(明之)李豸/方叔庭坚/广安人盛侨司业称之。)李纯中/(师中弟。李彻言:正叔尝责尧夫不与换官。)鲜于绰(大受)/祝康/(法家)孙览傅师/程之才/程之元德孺/程之邵(懿父)/高士英子容/范子奇/中济刘昱/晦叔乔执中/希圣绶/(乔云:论议似从二程淮南发运司。)赵屼景仁元祐五年十月,与两省同荐御史。)/范纯礼/夷叟。举自代。)赵泽/元祐四年两省同举御史。)郭晙(已卒。)/刘当时/叔郑富绍庭德先/田子谅/丁綖邃翁/陈陔/孙安(永弟。长社宰,宣德有能政。)/苏京/罗适/张升卿(与张宗谔同以茶法勒停。)/文勋/徐君平(久从荆公学,当国时不随,子由称其文字。)/李曼/修儒。有吏才。元祐六年荐献纳。)宇文昌龄/伯脩安鼎/元祐四年两省同举御史。)君锡/无愧郑穆/闳中元祐五年正月经筵。)郑雍公肃元祐五年正月经筵。)/李栝元祐五年洋州回始识。)/石亘/毛渐(知高邮军,复三十六堰。)/朱京/杨畏(子安)/傅传师/传正弟。原明称之。)李君卿(考课第一,未奖。)/张安上(能吏也。)/刘涣公济元祐五年七月博士。)/李傅/(同上荐。)景仁(同上荐。晁无咎称之。除教授。)/张咸/元祐五年七月乞免举应制。)司马槱/元祐五年八月举贤良。)良佐/公掞正叔皆称之。元祐六年举著述。)畅大隐/虞策/元祐五年十月,与两省同举御史,自湖南运判除监察。)裴纶元祐五年御史,辞不就。)/郭知章/陈祥道/(用之。精礼学。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劄乞行其所进《礼书》。元祐七年四月二日又荐,乞复为礼言。)丰稷/泽夫汝砺/(器资)藩兴嗣/晁说之(作《扬雄别传》,有史才。又六荐著述科。)/李常/(同年。袭弟。廷珍称其文与李傅相上下。)吴仪传正侄,极称其文。)/许奉世/尧夫荐经行,特就殿试。注《孝经》。)扈充元祐六年举升擢清要。)/鲜于之元祐六年台阁清要。)/周廉彦/许彦处中元祐七年台阁元祐七年十二月宫教。)/司马庭直孺/王任叔重元祐七年举著述。)/李晰(邛人。能文。元祐八年学官。)/晁将之/元祐八年学官。)孙协元祐八年荐学举。)/刘逵/焦蹈榜第二人。)李瑺/纪常称其能文。)虞芮乔希圣举贤良,极称之。)/王谊/王发刘器之举贤良。子瞻称其文。)/舒焕/吴
大宋故赠通议大夫王公墓表 北宋 · 张商英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二三四、《金石苑》卷三、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四六、道光《荣县志》金石卷一四、同治《嘉定府志》卷四三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一四
太常博士王潜夫元丰末非辜失官,元祐丙寅八月十五日,以宣德郎终于南荣私第。
终之日,其夫人向氏年三十六。
三男子:长曰廱;
次曰庠,年十六;
次曰序,年十四。
夫人执二子手泣于柩前,曰:「未亡人不能雪吾夫之横逆,复夫之官。
庠、序未有成立,终不葬此柩也」。
于是专室静居,命诸孤从贤师学。
夫人于钦圣宪肃皇太后为从祖姑,钦圣闻其守志立节,又怜二子白身,首思官庠,庠以逊序。
兄弟力学能文,崇宁初偕贡礼部,不第,庠谓序曰:「吾弗隐,谁侍吾母?
子弗仕,孰大吾户」?
已而庠以侍母,凡一十一次坚辞聘诏。
序两献文,入等。
稍迁都水监丞,治塘堤有劳,三岁五迁,大夫,遂封赠潜夫朝奉郎
二子泣请于夫人曰:「母之教子志已成,父之官已复而有加矣,庶可葬乎」?
夫人许之。
既而完窆,而夫人亦殁,遂合祔焉。
夫人之懿行孤节,冯澥既志而铭之,又谓「潜夫为前辈不及见而知之,盍求与潜夫同时伟人,纪其详以信天下后世」?
庠、序以书来曰:「唐人铭志,子孙不得柳公权笔,以为不孝。
昔者先子获交于吾乡先生无尽公,诗编简牍秘于私家者,具存也。
先子之平生及其诬服抵罪,乡先生固知之矣,茍无一言之赐,则庠、序不孝之罪,终天何赎耶」?
予难曰:「尔父之为人,吾与范蜀公、何济川深知之;
尔父之得罪,吾与诸人盖尝扼腕。
当不幸时,尔未克有知,予与诸人窃叹而无及焉。
今庠也太学定八行全备,为天下第一名,上于朝,又以从官之请,旌为廉逊处士
序也以仕宦褒显,累迁太中大夫,擢徽猷阁待制、知三城,又亲赐进士第
夫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,不质于人,必质于天,二子何必以吾文为孝之尽哉」?
勿已,则杨天惠所作《双溪先生传》尽之矣。
传曰:先生名梦易字潜夫,其先京兆人,□□□德,曾祖蕴舒。
方蜀盗引众围州,危甚,蕴舒夜缒出,乞邻救城以完,州人德之。
蕴舒生长钧、长锐,当淳化初顺贼扰掠过荣,长锐又有完城之仁。
长钧生伯琪,赠殿中丞
伯琪与其母。
□□□□居四十年,雍穆无间语。
有三子:长梦禾,仲梦得先生季也,俱以孝友闻,能世其家法。
御史陈谕美之,以「韡鄂」书其亭之颜,荣人号为「义门王氏」,州上其行,乞加旌表。
潜夫皇祐元年进士第,调绵州法掾
始到,转运使巴西滞讼数百牒,命理之,皆办。
异其才,率同列交荐,迁石照
邑民喜鬻狱,□卫氏子挟母以欺兄,其兄乃前母之子,狱久不决。
潜夫察爱憎均□□使母子如初。
有一家三人,夜渔于峡口,为盗并杀,溺其尸而舟在。
潜夫悉□濒江民,听其辞色,疑二恶少,械系閒所,使人□□伺察之。
时纵鼠以出,示若无人,二囚私语曰:「姑忍之,行不死矣」。
按下人突出就證,囚遂服罪,一县称神明。
前此,苦徭役不平。
县占籍户三千,而下户无门番□。
潜夫钩得冗民隐避者数百家,劳逸始均
州因命潜夫正卫籍,甲乙有差,率十岁为一周。
遇岁饥疫,出私钱十万,设糜淖,储药石,为吏民先,所活甚众,邑人述《惠政录》刻于石。
再调□石,复有能名。
开封尹傅求右军巡判官,数雪冤抑,有异状,增秩一等,除通判果州
潜夫久摄守,大兴泮宫,邻郡皆有来学之士,盛闻四川
州滨涪江,屡齧城郛,潜夫亲□其灾,筑西面堤二里,增府属之楼观,利及于后。
熙宁役书新下,有司不谕德意,潜夫以税定(缺二字)十取三以为式,比一路最轻平。
普州,得之。
值在势者不悦,以事免。
造朝,舒国王丞相知其才,将用之,会出□□授兴元南□县,移擢兴州
蜀司运入秦,艰于募民,滞留乾没,岁以万数。
潜夫备奏公私之弊,宜放邮传法置递兵便,仍预言曰:「臣今所陈,贻当职怒,或以他事中伤,臣不敢惮」。
上可其请,自是岁办边计,郡邑数千里,免抑雇妨农,因以养游手,万家至今赖之。
时当职果怒潜夫专达,诬以私役保正,被谪还家。
潜夫治归来亭于徙居双溪上,坐客常满,因□客曰:「陶渊明从人得酒乃一醉,度一月醉几何?
吾乃日有酒以延客,岂不优渊明耶」?
初,荣之盐井,籍民熬输,岁久澹竭,□□□□以偿虚课,祸逮子孙,悉捶挞无完肌,独免有禄之家。
明□□郡守李畋患之。
公之伯父及殿中公率众闻于州,按法,官户免色役,而不免科配,请以官户煎,遂纾一方之困。
既还朝,力言于孙文懿公,孙以序美之,曰:「抗意恤民,古君子也」。
□□痛疏其弊,章上,不报。
厥后有禄者兴讼,将诡法中王氏,殿中公衔冤先逝,亲脱兄于□,兄亦□卒于狱,众切哀恸。
潜夫既成童,伯仲力教登科,虽蠲本户之输,泣曰:「吾父为众之公心,□不伸于泉下乎」?
白州县,不听,则言于使者省部,又不听,则移书宰执
最后陈公希亮判三司户部勾院,以其书闻,乃还籍没者三百一十五家。
命下之日,乡闾感涕,又岁蠲三十馀万斤。
自是盐赋遂轻,民得苏息,皆潜夫父子始终之德。
潜夫虽不极于荣,今流庆后昆,天定胜人,岂诬也哉!
又喜诱掖后进,闻人一善,若出诸己。
济贫赈困,尽其诚心,固宜有后也。
杨天惠传大概如此,亦几以增损矣。
潜夫特恩太中大夫,序累遇郊礼,今赠通议大夫
女三人:长适□□朱立,次适中大夫鲜于之武,季适承议郎元淳
孙十三人:凤宝、环宝、楚宝、贤宝、儒宝、道宝,早世;
孙,迪功郎
公孙、桐孙、卿孙,承奉郎
孙、庆孙,通仕郎
兴孙,承务郎
曾孙四人:曾慧、曾光、曾□、曾封,尚幼。
无尽居士表其墓曰:予读《李邕传》,见其以文章直气,为奸邪所恶,诬以重罪,使吏平治,事出吏口,迫令手书,未尝不掩卷流涕而叹曰:「安得宽平之人,使之治狱为吏哉」!
李邕之狱例之,则刻木画地,自昔而然,岂矢人不仁,出乎其术;
抑蝮蝎之性,异形而同毒哉!
王潜夫,乐易急义人也,身死之后,交游散矣。
后二十年,二子卓卓有立,能从冯长源、郑少微、杨天惠文以显亲之名,又拳拳终不释予。
予惟天之报施至微,而不可昧。
曲于人者,天必直之;
殃于人者,天必庆之。
潜夫之后,方大而昌,尚何辨哉!
尚何辨哉!
韩道济知郡小简 南宋 · 员兴宗
 出处:全宋文卷四八三九、《九华集》卷一五
某上覆。
前被教贶,其所以蕲予甚过。
自分疏欸,何以得此于至友且亲者乎?
感尚竟不可名。
春事流掷,敬承即日装治之间,行福一方,众祉备顺。
某敬具记咨候,区区复容嗣音预此,不周布。
某辱兄万里致缣素及手笔,奖谕过量,自度无以报亲契雅旨,惟竭意赞盛美而已。
乃今所得郡奇秀便近,前书已具白矣。
更宜一意勉勉,使誉处之积,声下吴楚,则丞相除吏得无用崔祐父之故乎?
空山留滞,亦非所虑也。
兄其勉之,兄其勉之!
履斋先生下颁参附往体以谢 宋 · 陈起
 押纸韵
有客号奚毒,西来自赤水
外负炎炎气,内存温粹美。
当年杨天惠,夸大不绝齿。
解后段氏子,即之殊可喜。
却邪乃素心,调中古无比。
世仰大医王,民瘼咨朝市。
二子愿托身,赴汤任驱使。
兴怜维摩老,遣前护衰毁。
病魔亟退舍,怡然得安垒。
缅想蓄牛溲,陋哉子韩子
既非瞑眩剂,厥疾无瘳理。
一念卫生恩,百拜额加子(群贤集作指)
温江县二瑞颂 宋 · 杨天惠
四言诗 出处:全宋文卷二五三三
温江故隶成都,远王畿三千几百里有奇。盖西南偏邑。政和二年夏六月,有嘉禾产于严氏之圃,凡二本。是岁十二月,复甘露降于学宫之,凡三日。乡以白县,县以白府。府遣从事即县覆状,皆有实可复,不诬。辄具书若图上尚书省以闻。诏下,其副尚书礼部藏焉。于是前县令宗道驰书谕假彭山丞臣天惠曰:盍颂诸?臣越北阙而奏颂曰:
于皇御极,百志惟叙。
曰农而农,曰士而士。
尔安乃宫,尔宁乃亩。
恩诏数下,仁滂德膴。
农饱以歌,士喜式舞。
协气从之,祥嘏如雨。
乃产嘉禾,以庆农扈
乃降甘露,以幸士子。
其庆伊何,珠穗纷举。
俾尔瓯窭,户有亿秭。
其幸维何,云液醲湑。
俾尔膏馥,濡及婴孺。
维明明后,博临下土。
相彼多禾,均此灵露。
道拜稽首,诞告奔走。
惠拜稽首,盱衡语语。
敢献稗官,以赞矇瞽(同上书卷四八)
渊乐堂记 宋 · 杨天惠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五三三、《成都文类》卷四二、《蜀藻幽胜录》卷三、《全蜀艺文志》卷三九上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二六
吾蜀有达伯,曰木雁先生,生岷峨之厓,长邛崃之墟,出入于脂膏游侠之窟,而其心冷然独追正始永和之人而师友之。
然其拔起甚苦,其擢置甚厉,其造端甚锐,其收续甚胜。
金寒玉煖,五十有馀年,而后得寄禄第七品,赋秩四百硕,辟五亩之宅,治百塍之田。
于是稍斥隙土,筑小堂焉,名之曰「渊乐」。
会将致为臣归老于其家,间以书戏其友东蜀杨天惠曰:「予,癯儒也,暴享此,得无有物瞰之?
因书韩公《示儿》诗曰:『始我来京师,止携一束书。
辛勤三十年,以有此屋庐』。
夫经之勤,营之剧,悴形忍性,磨以寒暑,而偶有获焉,此韩公诗之所以释喜,而予欲记之,亦以志难也。
唯是名堂之意颇有以,而或者未即晓之。
今夫渊明嗜酒,乐天亦嗜酒;
渊明工诗,乐天亦工诗。
凡语故事者,夫人知其然,乃予所以千载尚友之意,殆不其然也。
子盍忖予心而试发之」。
天惠伏书嗢噱曰:「富哉名乎
吾有索夫子之匿矣。
夫论人者,无论其人而论其人之天。
渊明以微故辄行,而乐天以直言屡黜,是其过人已远甚,然尚非其巨者也。
晋、宋之交,新故糅分,朝而南,暮而北,未见有坚明不二者也。
渊明消摇前去,无所回其迹。
牛、李之祸,簪笏偾路,朝为卿而暮为隶,未见有脱遗无预者也。
独乐天并介中立,无所蹈其瑕党者。
先生所以取二子,宁是耶?
抑非欤」?
于时天惠董役通济江上,腹藁虽成,窃自疑其言之媸鄙,弗敢出也。
行且谋以身承教,共定其当焉,而病莫之前。
后一年,先生大邑力疾归,坐堂上,委衣冠而嬗。
予闻之,抵机哭曰:「嗟乎,无与定吾文矣!
钟期死,伯牙破琴而不复鼓;
然徐君亡,季札挂剑而亡所爱。
之二人岂以死生寒久要之盟哉!
吾意先生精爽超彻,决不澌尽。
时抚鹤翎过城郭,犹当问记之有无也。
辄忆枯思之遗馀,稍补辑之以授其子,俾置诸堂右。
彰明逸事元符二年正月 宋 · 杨天惠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五三三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九六
元符二年春正月天惠补令于此,窃从学士大夫求问逸事。
唐李白本邑人,微时募县小吏,入令卧内。
尝驱牛径堂下,令妻怒,将加诘责。
太白亟以诗谢曰:「素面倚帘钩,娇声出外头。
若非是织女,何必问牵牛」?
令惊异,不问。
稍亲,招引侍研席。
一日赋山火诗,思轧不属,太白从傍缀其下句。
令诗云:「野火烧山去,人归火不归」。
太白继云:「焰随红日出,烟逐暮云飞」。
令惭止。
顷之,从令观涨,有女子溺死江上,令复苦吟,太白辄应声继之。
令诗:「二人谁家女,漂来倚岸芦。
鸟窥眉上翠,鱼弄口傍珠」。
太白继云:「绿鬓随波散,红颜逐浪无。
因何逢伍相,应是想秋胡」。
令滋不悦。
太白恐,弃去,隐居戴天大匡山,往来旁郡。
依潼江赵徵君蕤,蕤亦节士,任侠有气,善为纵横学,著书号《长短经》。
太白从学岁馀,去游成都,赋《感》诗云:「茫茫南与北,道直事难谐。
榆荚钱生树,杨花玉糁街。
尘萦游子面,蝶弄美人钗。
却忆青山上,云门掩竹斋」。
益州刺史苏颋见而奇之。
太白齿方少,英气溢发,诸为诗文甚多,微类《宫中行乐词》体。
今邑人所藏百篇,大抵皆格律也,虽颇体弱,然短羽䙰褷,已有雏凤态。
淳化中县令杨遂为之引,谓为少作是也。
江南人,自名能诗,累谪为令云。
始,太白杜甫相遇梁、宋间,结交欢甚,久乃去,客居鲁徂徕山
从严武成都太白益流落不能归,故诗又云「匡山读书处,头白好归来」。
然学者或疑太白山东人,又以匡山匡庐,皆非也。
今大匡山犹有读书台,而青莲乡故居遗地尚在,废为寺,名陇西院,有梓州刺史(失其名。),及绵州刺史高祝记。
太白有子曰伯禽,女平阳,皆去蜀后生。
有妹月圆,前嫁邑子,留不去,以故葬邑下,墓今在陇西院旁百步外,或传院乃其所舍云。
按:《唐诗纪事》卷一八,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。
乐善郭先生 宋 · 杨天惠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五三三、《成都文类》卷五○、《蜀藻幽胜录》卷三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二六
孟子论士,以为入而独善其身,则仁义忠信,乐善不倦;
出而私淑诸人,则孝悌忠信,诲人不倦。
如此人者,盖古之所谓天之君子,而今之所谓乡先生者也。
以余观于乐善先生,岂其人耶?
先生讳某字长孺
自言本虢叔后,虢与郭声相似,故转为郭。
其迁徙入,初莫详也,今为成都人
曾祖讳某,大父讳某,世以晦德相先。
迨皇考益力学为文词,知名于乡。
先生幼读父书,尽传其学。
皇考蚤世,先生执丧如成人。
丧除,犹有馀戚。
奉母夫人极谨,身率妻子约衣觕食,操井臼以养无懈。
时间遇亲疾,辄忧恐,缊火结带,晨夕侍不去,疾平乃已。
先生家居陋甚,然徒步出入里闾,人望之常辟易。
其耆寿以先生笃于亲,故多遣子弟持脯币助给太夫人滫瀡裘葛费。
先生得之,不以一钱私妻子,悉归亲所。
数奉甘脆美好物,亲欲必供,未尝以有亡为解。
亲没,先生哀毁骨立,畚土成墓,庐其旁三年,遂菜食终身。
先生鲜兄弟,独从兄存,尤困惫,先生辍食饮馈之。
比其疾革,有老父稚女在,先生趋告之曰:「兄毋忧,某能为兄身任之」。
即日迎馆于家。
既办丧与葬竟,奉其父如父,已殁送如礼;
抚女如子,已长嫁以时。
异时先生从祖父母及父母皆无后,委棺客土。
先生倾所有,举四丧葬高原,春秋奠享,必及无阙。
舅有孤儿,体下不立。
先生携归教畜,为娶妇,有子,母党之祀,赖以无绝。
先生气体夷粹,呐呐似不能言。
遇人无贵贱,磬折下之。
然其中端挺不倚,终日剧谈,无駮杂慢戏半语。
故乡人之善者亲附,其不竞者尊惮之。
平生惟好书,无他嗜,丹铅点勘,笔不去手。
自经史百代之书,浮屠、黄老之教,下暨阴阳、地理、医、卜之艺,吐纳煅炼之术,皆研尽其妙。
有《易解》十卷,《书解》七卷,《老子道德经解》二卷,《三教合辙论》二卷,《蔬食谱》一卷,歌诗杂文十卷。
以为立身扬名莫如孝,作《孝行图》;
守节高蹈莫如隐,作《高逸图》;
善恶之应犹影响,作《阴德杂證图》。
各为之论述,传于其徒。
时朝廷设八行科,求笃实尤异之士,乡老喜,相语曰:「吾里有人矣」。
于是合千百人状先生美行于县于府以十数,府县以礼延置乡校,将荐诸朝,会先生病卒,年若干,实某年月日也。
娶张氏,生一子某,登上舍第。
二女未嫁。
以某年月日葬某乡里,其友人杨汇曰:「自古贤者没有易名,请谥曰乐善先生」。
而东蜀杨天惠诔之以文。
先生之获于人者,其斯而已矣,顾不已薄哉!
然以圣可为子而彊为善,颇能自将,要必能起其家者,则天之报先生其亦奚薄哉!
诔曰:
呜呼,先生肫肫于食贫而安,矻矻于为善而乐,若犹可及,然至其所以用贫以养亲,以裕子,以博施于人,而物我皆无憾焉,是不可及已。
弱无固,壮无专,老无在,死无馀,此元次山所以哀紫芝者,顾某于先生亦云。
呜呼,先生
其果可以戒涂之淫佞也夫!
其真可以配古之卓行也夫!
次韵祐父秋怀 南宋 · 韩元吉
 押词韵第九部
诗人固多穷,饮水但饥卧。
谁能趋权门,残冷分涕唾。
争名与驰利,到眼不一过。
居然流俗罪,我尔乃同坐。
得为荀郎吊,失作蒯生贺。
却笑货殖翁,高谈六雄破。
愁来挹黄奶,悲至邀白堕
感时忽秋吟,蟋蟀正相和。
九奏序 南宋 · 韩元吉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七九三、《南涧甲乙稿》卷一四
《九奏》者,继《九歌》而作也。
楚大夫屈原既放沅、湘之间,作《九歌》,以文其祀神之曲,而写其宛结,以风谏其君,有《变风》、《小雅》之遗意,汉人王褒、刘向之徒争效之,然而词意褊迫,弗逮远甚。
宋兴,鲜于谏大夫始作《九诵》。
靖康之难,二宫在郊,九品胡珵亦作《九章》,以述都人怨愤之音。
由是国朝骚词,遂与古相上下。
而《九奏》者,吾友庞谦孺祐父之文也。
祐父单父,其先正颍公有勋在庙社。
年方壮,仕方为海陵,非有放逐之悲,抑冤之情欲诉而不得也。
尝游江湘,睹舟人祠事,有感于衷,一奋笔而为之,由是古今之作殆将裣衽焉。
信哉,祐父之奇于才也!
祐父之自序,大抵伤其贫且贱而技能之微,上既不能达于君相,下亦不见怜于朋友。
虽进退不可,而终无怨尤之意,此圣人之有取者也。
故其言幽深而不穷,顿挫而不怒,简而辩,曲而明。
其旨初若散漫而不知其有统,其事初若谲诡而不知其有道。
首以岁君,终以送瘟,间以舜陵湘妃之事,而祐父之意远矣。
其一篇之中,则又指意各自不同,非深于骚者举而喻之,亦莫能晓也。
祐甫平生好为古文,凡前世文章之大者,必取而为之,不拔其萃不已也。
予辱与祐父交,盖尝见其削《封禅书》祯符而为《受命书》,刺《七发》《晋问》而为《楚对》,夺《远游大人赋》而为《羽人赋》,而今又见其轹《九歌》而为是《九奏》也。
其笔力自视直出屈、宋右,不问汉唐也。
而或讥祐父之文非世所用,夫圭璧匜爵,不用于世久矣,今辟地而得断璧,坏冢而得蠹匜,人犹宝之不忍弃,非谓其古之馀哉。
《九奏》之成也,会予兄子云之官长沙,而祐甫写其二以赠,曰:「一以报之湘中,一以置之黄陵庙,世之人不吾知,吾其幸知于神乎」!
盖其志尚如此。
虽然,世之人观祐甫之文而知其工者不少矣,然而徒知其文之工而不知其意之有在。
苟能探其意而勿眩于其文,以遂识其为人,则庶几真知祐甫者哉。
四老堂记乾道三年二月 南宋 · 韩元吉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七九九、《景定建康志》卷二一、《永乐大典》卷七二三八 创作地点:江苏省南京市
乾道二年秋,予自公府掾得请补外。
上不忍其穷,而犹以为可用也,俾漕于江东
予平生喜交游,其在中朝所与游多天下知名士。
遇退食之隙,及日之休暇,则亦持酒赋诗,䌷绎文史,讲论古今以为乐。
既骤膺使者之寄矣,宾客之至者,动以礼法相拘絷,猝猝不得款,虽强之亦往往不肯尽兴辄去。
而漕之治颇有轩亭之敞,花竹之茂,职事稍閒,可以周游闲放,而无前日交游之盛与共此者,予方以为恨也。
十二月,予兄子云京口罢官,始得奉太夫人以就养。
弟兄晤语,颇已自适,而友人庞祐父乃自吴中来过,得之益欢。
明年春鄱阳章冠冠之复从仪真来,馆于一室,四人者昼夜语不休,閒以讽论难,而谈辩锋起,笑呼之声闻于外,向来索居之叹若醉而醒病而逾也。
盖留累月,其为欢且甚矣,于是尽取所谓轩亭之名相与易之,不易更书之,而二友之所舍,因名之曰四老堂,吾四人者,实以自况也。
夫古之君子,少而学,壮而仕,老而传,皆礼之常也。
年未七十,不可谓之老;
又老者,非人子所宜称。
今吾兄弟之有亲也,而与祐父年仅五十,冠之复少于予十馀岁,皆不得谓之老,而遽以老自名者,盖皆生于羁旅,而长于贫贱,容貌苶然以衰,鬓发苍然以华,虽未老而老态已具,故辞其名而不可得尔。
又四人者志尚之侔,而臭味之相似,不特相从于此,盖将相老期于山林之下,此堂之所以识也。
祐父牵于文章,仕而未达;
冠之以诗自鸣,不肯用以求仕;
而予与子云乃侥倖为郎,以蒙上之任使。
子云既投劾以归,予之庸且懦,每惧其不获免也。
使吾四人者幸而至于老,既老而果得自逸于山林,回视今日所以名吾堂而为之先者,岂不信而无所愧哉!
则斯堂虽陋,或以吾党之故而传,后之来者,固贤于予,亦足以知老之可慕,而人生会合之可乐也夫。
二月己卯颍川韩元吉记。